南糯山茶山是澜沧江以南地区的古老茶区,属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格朗和乡,是优质普洱茶的重要原料产地。“高山云雾出好茶”,南糯山平均海拔1400米,山高谷深、植被茂密,具有适宜大叶种茶树生长的最佳生态环境,且常处于云雾笼罩之中,茶叶品质极佳,芽肥叶壮,白毫醒目,具有香气高、苦味淡、甜味重的特点。
南糯山种茶历史悠久。据传,南糯山先民种茶始于三国时期,种茶技术为诸葛亮南征时所授,距今已1700多年。南糯山茶山一直是布朗族的先民(濮人、濮蛮)在栽培利用茶树。1100多年前,布朗族的先民迁离南糯山,他们遗留的茶树被随后迁来的僾尼人所继承。南糯山的古茶园面积在勐海居首位,是西双版纳历史最久、面积最大的古茶区,古茶树面积1.2万亩,主要分布在半坡老寨、石头寨等,树龄大都200—500年,是云南现存面积最大的栽培型古茶园。
南糯山800多年树龄的古茶树
千百年来,僾尼人对南糯山的茶树加以保护、利用,并不断新植、改造,使南糯山茶叶生产不断发展。至清代,每年产干毛茶300多吨,运往佛海、易武等地加工成各种普洱紧压茶,再销往海内外。清末民初,社会动荡、销路不畅、税赋沉重等诸多因素致使江北六大茶山逐渐衰败,同时,澜沧江以南的车(里)佛(海)南(峤)茶区逐渐成为普洱茶的中心产地,其中,南糯山茶山的地位日益突出,所产茶叶经佛海各茶庄收购加工成各类紧压茶后,经缅、印等国销往西藏,或经缅、泰销往南洋。
20世纪50年代初,南糯山发现了一株800余年树龄的“茶王树”,印证了南糯山种茶历史悠久。“茶王树”也吸引了海内外众多专家、学者、游客慕名前来考察、研究、观光、祭拜。除此之外,1938年思普企业局在南糯山建茶叶试验场,在南糯山开种了2000多亩新式茶园,开启了南糯山现代茶园种植之路。1939年“南糯山茶厂”建成,成为了中国现代化制茶的开端。1951年在南糯山成立了云南省茶叶科研所,南糯山成为了云南茶叶科研的摇篮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南糯山一直是勐海县重点发展茶叶的片区。1955年开始对老茶园进行改造提高产量。1986年,国家实施科技扶贫项目“星火计划”,三年时间培训、指导农民新植茶园8000多亩,茶农再次因茶而走向富裕,茶产业在南糯山重新焕发新活力。如今,南糯山茶山保存有许多珍贵的古茶树资源,直径在30厘米以上、树高3—5米的大茶树随处可见,古茶园保持了勃勃生机。
来源:中共西双版纳州委党史研究室、“学习强国”西双版纳学习平台,信息贵在分享,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